联系我们 / Contact

  • 山东东达纤维素有限公司
  • 联系人:王伟
  • 电 话:0533-8299008 13280657534
  • 手 机:13280657534
  • 传 真:请填写您的传真
  • 邮 箱:sddachina@163.com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sdcmcchina.com/
  • 地 址: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开发区工业园16号

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及共聚物的性能

发布日期:2014-11-14 22:15:08
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及共聚物的性能研究
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及共聚物的性能
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及共聚物的性能,研究了羧曱基纤維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。优化反应条件为:单体浓度20%,引发剂用量300 mg/L,初始温度40 °C,初始pH值8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、热分析、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枝共聚物结构进 行了验证,并对接枝共聚物特性黏数和大分子回旋半径进行了研究。实验得出接枝共聚物回旋半径随聚 丙烯酰胺回旋半径与羧曱基纤維素回旋半径变化的关系式,同时证明接枝共聚物在特性黏数、抗温及抗 盐性质方面均优于羧曱基纤維素和聚丙烯酰胺。
羧甲基纤维素(CMC)是重要的纤维素醚 之一,因其具有生物降解、无毒、抗盐性强等性 能,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[1]。但由于 CMC本身分子量不大,其特性黏数、强度受到 一定限制;而大分子量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虽然有很强的増稠和减阻能力,但在一定的无 机盐、较高温度下明显降解,水溶液黏度急剧下 降[2]。羧甲基纤维素钠(NaCMC)和丙烯酰胺 (AM)接枝共聚物能较好地克服以上缺点,但 国内外所报道的接枝聚合物分子量没有明显提 高[3,4]。针对这些问题,本文以AM为主,以 NaCMC为辅进行接枝共聚,得到了分子量明 显提高,特性黏数、抗温和抗盐等性质有不同程 度改善的接枝聚合物。
1实验部分 1. 1主要原料
羧甲基纤维素钠(NaCMC):工业品,长庆 石油勘探局咸阳化学剂厂,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及共聚物的性能,用水和乙醇的混合 溶剂(体积比80 : 20)萃取分离三次,用电导滴 定法5]测得取代度为0. 6516,经黏度法[5]测得 粘均分子量为1.92X105;丙烯酰胺(AM):工业 品,抚顺市龙凤化工厂,用丙酮重结晶纯化;无 水亚硫酸钠、过硫酸铵、乙醇、丙酮、氯化钠等均 为分析纯试剂。
1.2实验方法
将一定量的羧甲基纤维素溶于去离子水 中,在N2保护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将单体丙 烯酰胺溶入其中(质量比CMC :AM= 1 :4), 搅拌溶解约30 min,在温度恒定(20 °C〜40 °C)时,分别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和无水亚硫酸 钠,保温反应8 h〜10 h,冷却至室温。用乙醇溶 剂对聚合物进行沉淀分离,干燥得粗接枝物,粗 接枝物用丙酮在索氏抽提器中提取10 h以除 去均聚物,经过真空干燥即得纯接枝物。
2结果与讨论
2.1影响合成反应的因素及最佳条件的确定
实验证明,对NaCMC与AM接枝聚合反 应的影响因素有:初始溶液pH值、引发剂用 量、单体浓度、初始反应温度。通过四因素三水 平的正交实验表明,对反应影响大小的顺序为: pH值> 引发剂用量> 单体浓度> 反应温度。 由此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:单体质量浓度为 20%、引发剂浓度为300 mg/ L、初始温度为40 °C、初始溶液pH= 8。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接枝共 
 
2. 2结构分析
聚物(质量比CMC : AM= 1 : 4),分子量可以 达到7. 5X106,较其它方法制备的CMC接枝共
聚物,分子量有了明显提高。
 
伯胺的伸缩振动峰,3400 cm - 1为纤维素环上受 氢键影响的羟基伸缩振动峰,2924 cm-1及 2860 cm- 1为长链中亚甲基的特征吸收峰。由以 上红外光谱图分析,说明接枝共聚物中含有 AM的链节单元及NaCMC结构,反应生成了 接枝共聚物。
 
 
2.2.2 热分析:热分析实验结果见Fig. 2〜 Fig. 4。由Fig. 4可知:接枝共聚物的热失重主 要分为三个阶段:50 °C〜150 °C,主要是接枝 共聚物中水分的分解;150 °C〜250 °C之间,热 分解15%左右,DTA曲线在225 C有一较强 放热峰,对照Fig. 2,主要为接枝共聚物中纤维 素骨架结构的热分解;250 C〜450 C,热分解 
2.2.1红外分析:Fig. 1中a、b、c分别为纯 PAM (聚丙烯酰胺)、纯CMC和CMC-AM纯 接枝共聚物(质量比AM : CMC= 1 : 4)的红 外谱图。对照谱图a和b,由谱图c可以看出: 1592 cm-1及1412 (m-1为CMC分子中羧酸盐 C= O的特征吸收峰,1068 cm-1为纤维素醚卜 (1,4)-二苷键的特征吸收峰,1120 cm-1为醚结
构C- O- C的伸缩振动峰,1665 cm-1为丙烯酰基纤维素的骨架和丙烯酰胺的链节。
胺中酰胺基的伸缩振动峰,3200 cm- 1为酰胺中2. 2. 3 X衍射分析:由Fig.6可以看出,接枝
58% ,在270 C有一强的吸热峰,在330 C有一 弱吸热峰,对照Fig. 3,可知主要是接枝共聚物 中丙烯酰胺支链的热分解。由以上分析:丙烯酰 胺支链热失重的量(58%)是羧甲基纤维素主链 热失重量(15%)的3. 87倍,由此得到的分子单 元中支链与主链质量比与接枝率(382%)基本 相同。因此可以证明:接枝共聚物中存在着羧甲
共聚物在20= 20产生弥散衍射峰,与CMC的 衍射峰(Fig. 5)相比,明显展宽。这说明接枝共 聚后,进一步破坏了羧甲基纤维素残留的结晶 区。但与PAM相比又保留了一些晶体结构。而 且,从衍射谱图可以看出,接枝共聚物中,接枝 链未形成新的衍射峰,由此得出,由PAM形成 的接枝链在接枝共聚物中基本为无定型。这是 因为自由基引发聚合的产物形成的聚合物分子 链的规整性、对称性均较差,故基本为无定型。 由以上X衍射谱图分析,也证明了,接枝共聚 物的生成。
2.3特性黏数、回旋半径性质
2. 3.1无机盐对特性黏数的影响:选取部分水 解的PAM( HPAM)和接枝共聚物(分子量均为 6. 0X 106, NaOH对大分子中酰胺链节的水解 度均控制为10%,温度30 °C,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及共聚物的性能,质量比CMC : AM = 1 : 4)做实验,结果如Fig. 7所示。由 Fig. 7可以看出:在起始NaCl浓度(0.3X104 mg/L),特性黏数大小为:接枝共聚物> 羧甲基 纤维素钠> 聚丙烯酰胺,但是随着NaCl浓度 的増大,接枝共聚物的特性黏数略有下降,保持 率约为90% (NaCl浓度范围0. 3X 104 mg/L〜 1.6X 104 mg/L) ;NaCMC的特性黏数平缓下 降,保持率约为77%;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 特性黏数大幅度地减小,保持率约为12%。
由特性黏数计算式rm= (0. 237X10- 10[R MMv)1/3[6] ( Mv —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; [M —特性黏数)可推算出大分子回旋半径如 Tab. 1所示。 
 
(oo/qui>x.t;soos>.sis.sJIUI
 
 
 
Tab. 1^e mean-square radius of large molecules in NaCl solution
rm
(腿)N aCl
(0. 3X 104mg/L)N aCl
(0. 6X104 mg/L)N aCl
(0. 9X104 mg/L)NaCl
(1.2X104 mg/L)N aCl
(1. 6X 104 mg/L)
HPAM0.40580. 36070. 31750. 26440. 1923
CM C0.12970. 12700. 12110. 11900.1157
P( AM-CMC)0. 41420. 41190. 40730. 40430. 4000
 
)mc
由Tab. 1数据通过SAS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,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及共聚物的性能,拟合出接枝共聚物回旋半径(y)和聚丙烯 酰胺回旋半径(x 1 )、羧甲基纤维素回旋半径 (X2)的关系式:
y= 0.174525+ 0.416036x1+ 2.005714x2 + 0.201334x1- 4.226451x1X20. 9984
由拟合关系式可以看出接枝共聚物回旋半 径是聚丙烯酰胺、羧甲基纤维素回旋半径两者 协同作用的结果。NaCl浓度的増加引起溶剂极 性的増大,分子间的疏水缔合作用増强,导致接 枝共聚物梳型结构大分子支链依靠强烈的分子 间疏水缔合作用而伸展,使大分子线团体积大 大増大,结果特性黏数増大的效应抵消了一部 分聚电解质的盐效应,使回旋半径、特性黏数下 降均不明显。由以上图、表、拟合关系式可以得 到,接枝共聚物的的特性黏数和回旋半径不仅 比NaCMC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有了提高, 而且抗盐性较NaCMC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显著増强。
 
和接枝共聚物(分子量均为6. 5 X 1〇6左右, NaOH对大分子中酰胺链节的水解度均控制为 10%,质量比 CMC : AM= 1 : 4,NaCl 浓度为 0. 3 X104 mg/L)做实验,结果如Fig. 8所示。 Fig. 8考察了温度(20 °C〜50 °C)对聚合物特 性黏数的影响。接枝共聚物特性黏数随温度提 高而缓慢下降,保持率约为93%,部分水解的 聚丙烯酰胺和NaCMC溶液特性黏数表现为普 通聚电解质的温度效应,保持率均约为72%。 因为温度升高使链的柔顺性増加,分子运动加 剧,破坏了大分子链间的疏水缔合交联结构;水 化基团发生去水化作用加强,造成接枝链上的 正负电荷更易相互作用使链蜷曲;大分子链发 生构象转变的频率提高,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 聚合物线团尺寸减小,回旋半径减小,特性黏 数下降,但接枝共聚物的溶液黏度随温度升高 而下降的幅度仍低于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和 NaCMC,表现出一定的耐温性。
3结论
本实验制备的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接 枝共聚物,分子量达到7. 5X 1〇6。羧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及共聚物的性能,通过红外光谱 分析、热分析、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枝共聚物结 构进行了验证,并对接枝共聚物特性黏数和大 分子回旋半径进行了研究。同时拟合了接枝共 聚物回旋半径随聚丙烯酰胺回旋半径与羧甲基 纤维素回旋半径变化的关系式,并证明接枝共 聚物在特性黏数、抗温及抗盐性质方面均优于 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。
本文推荐企业:山东东达纤维素有限公司(http://www.sdcmcchina.com/),是专业的羧甲基纤维素钠,羧甲基淀粉钠,黄原胶生产型企业,专业生产羧甲基纤维素钠,羧甲基淀粉钠,黄原胶。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,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。东达纤维素有限公司全体员工为海内外用户提供高技术,高性能,高质量的产品。热忱欢迎国内外广大客户合作共赢。